这两天,上海出现的一只近乎黑色的鸽子引起了观鸟者和摄影爱好者的轰动。这只鸽子被称为“黑林鸽”。
这两天,上海出现的一只近乎黑色的鸽子引起了观鸟者和摄影爱好者的轰动。这只鸽子被称为“黑林鸽”。 11月14日首次在宝山五淞泡台湾湿地森林公园被发现,11月15日再次被发现,这是上海首次记录黑斑尾林鸽。据现有资料显示,上个世纪在中国大陆只出现过四次。为了拍摄这只鸽子,昨天一早有人从北京赶来。鸟群中也有很多外国人在围观。百年难得一见。摄影师们意外发现,“这只黑鸽子据说是上世纪中国大陆为数不多的记录之一,这是上海第一次见到,也是中国大陆第四次出现。”其中一只最早发现的黑斑尾林鸽、摄影爱好者刘先生告诉记者,事发后他们发现这只鸽子后,还上网查了专业的鸟类识别应用程序和相关信息。刘先生的说法也得到鸟类专业人士的证实。 “确实很罕见,在上海首次记录到,但这种鸟并不是稀有鸟类,它们一般生活在小岛上,偶尔在大陆也能看到。一个多月前,在浙江乍浦的九龙山也曾目击过它们,它的出现与生态环境质量没有必然关系。”刘先生向记者讲述了第一次发现这只鸽子的经过。 “上个月浙江的11月14日早上8点35分左右,我和一位摄影爱好者朋友在公园里拍照时发现了它,但据说和上海的不是同一种鸟。”
△黑斑鸠 本文照片由刘永康拍摄。据了解,刘先生和很多朋友都是摄影爱好者。他们不上我们不仅可以拍摄风景,还可以拍摄鸟类和其他动物。如果他们看到一只不认识的鸟,他们会使用“鸟感”来检查和识别它。他们经常早上去炮台湿地森林公园拍照,尤其是吴淞口的日出。据“知鸟”小程序介绍,黑斑尾林鸽是鸽科鸽形目鸽属的鸟类,身体呈深紫黑色,颈侧有金属绿色光泽。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哥伦拜鸟,重约550克,身长37-43厘米;它分布于日本。日本南部诸岛、韩国南部沿海诸岛均属中国大陆,记于山东。它们更喜欢生活在亚热带常绿森林的小岛上。他们依赖成熟的森林,以茶树种子为主食。它们还吃其他种子、芽和水果。黑斑尾林鸽,目前在被 IUCN 列为“最不受关注”的物种,在伊豆群岛上仍然相当常见,但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其数量已大幅下降。在日本,该亚种被视为极度濒危。近年来,上海多次发现新的鸟类记录。这些尚未出现在上海的鸟类,可能会因为台风等因素偏离正常飞行路线,出现在沿海地区。有时它们在迁徙过程中迷路并与大群体失散。 “迷鸟”的出现与生态环境质量并不能直接相关。
一天约有200人前来拍摄,一只一大早从北京“飞来”的珍稀黑林鸽的出现,让观鸟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圈子“惊讶不已”。昨天一早,就有人从北京“飞”来。 “我注意到昨天大约有200人来到台湾湿地公园拍照黑斑尾林鸽。 “其中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是早上7点30分从北京飞来的。”刘先生介绍道。摄影师中,有很多外国人,在上海,也有一些喜欢观鸟和摄影的外籍人士。鸟类专家表示,今年国庆假期出现在浙江九龙山的黑斑尾林鸽,因为环境食物来源稳定,所以又多呆了几天。我不确定它会在上海停留多久,估计会飞出去。很快。
近年来,每当珍稀鸟类出现,都能吸引大批观鸟、摄影爱好者。如果是外貌出众的鸟,甚至很多人都会过来合影。比如曾经出现在长风公园的仙画眉,出现在世博文化公园的绿翅画眉。摄影爱好者的装备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矿石也更加精良。叔叔们携带着价值数千美元的枪支和大炮。为了拍到最好的照片,他们经常在公园待上一整天,而且很有耐心。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提醒市民文明观赏、拍照,避免“引诱拍照”等行为,为鸟类创造良好栖息地。目前,上海已逐渐达到鸟类迁徙的高峰期。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生活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数量曾达到800只。此外,还有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南汇东滩、九段沙等地也有大量候鸟。一些候鸟也出现在市中心的绿地公园里。市民和游客可注意观察,安静文明观鸟。来源:晨报记者 那于文艳
特别声明:文章由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发表,仅代表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发布,网易HAO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